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8篇
  免费   1639篇
  国内免费   2488篇
  2247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792篇
  2018年   772篇
  2017年   567篇
  2016年   771篇
  2015年   1142篇
  2014年   1333篇
  2013年   1350篇
  2012年   1764篇
  2011年   1552篇
  2010年   986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1103篇
  2007年   1019篇
  2006年   953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78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1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Callus induction,which results in fate transition in plant cells,is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and key step for plant regeneration.This process can be stimulated in different tissues by a callus-inducing medium(CIM),which contain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hytohormone auxin.Although a few key regulators for callus induc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the multiple aspects of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driven by high levels of auxin still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Here,we find that high auxin induces callus ...  相似文献   
92.
Ren P  Guan YQ  Xu YL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174-176
在高等动物神经发育过程中,背侧端脑神经上皮细胞在多种调控基因及环境调控因子的作用下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发育事件,逐步形成具有精细的分层结构和高级功能的神经皮层。这些发育中的调控具有严格的时间和区域特性。本文主要就皮层形成中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方向及皮层神经元亚型的特化等方面的调控机制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93.
The arms race between fungal pathogens and plant hosts involves recognition of fungal effectors to induce host immunity. Although various fungal effect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effector functions of ribonucleases are largely unknown. Herein, we identified a ribonuclease secreted by Verticillium dahliae (VdRTX1) that translocates into the plant nucleus to modulate immunity. The activity of VdRTX1 causes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related cell death in Nicotiana benthamiana and cotton. VdRTX1 possesses a signal peptide but is unlikely to be an apoplastic effector because its nuclear localization in the plant is necessary for cell death induction. Knockout of VdRTX1 significantly enhanced V. dahliae virulence on tobacco while V. dahliae employs the known suppressor VdCBM1 to escape the immunity induced by VdRTX1. VdRTX1 homolog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fungi but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24 homologs from other fungi did not yield cell death induction, suggesting that this function is specific to the VdRTX1 in Vdahliae. Expression of site‐directed mutants of VdRTX1 in N. benthamiana leaves revealed conserved ligand‐binding site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VdRTX1 function in inducing cell death. Thus, VdRTX1 functions as a unique HR‐inducing effector in V. dahliae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activation of plant immunity.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道了球形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森田芽孢杆菌三种昆虫病原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电泳图型及其同源性。实验证明B.S和B.tSOD分别具有Ef25~30、56.8和52.9特征酶带,B.mSOD也具有与B.T相同的特征酶带;免疫琼脂双扩散实验证明B.sSOD与B.T和B.mSOD无同源性,B.tSOD抗血清与B.sSOD抗原无沉淀反应,但与B.mSOD抗原产生沉淀反应,证明B.S与B.t和B.M的亲缘关系远,B.T和B.M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C3-4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产生条件和部分特性。当C3-41菌株处于孢子囊中期时为产SOD酶高峰期,在30℃下的平板培养物及培养基起始pH为中性(pH7.0)时产生的SOD酶比活最高,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提纯了SOD酶。此酶属Mn-SOD,在25~35℃和pH5~9范围内较稳定,但在55℃下10min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96.
Mc Graw-Hill Education出版的Prescott’s Microbiology从1990年第1版至今已有近26年,历经了两代作者更替,迄今已出版了10版。该书是在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微生物学教材,其内容和版本每三年更新一次,力求及时反映学科前沿水平的新知识、新技术。其内容丰富,精深广博;版式编排设计以读者(学生)需求为本;编排合理,结构灵活;图片精美,设计感强;配套教学资源系统完善。对该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体系、知识结构和内容等,对加强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7.
生防放线菌Ahn75的荧光标记及其在水稻中的定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背景】目前gfp标记基因已成为研究靶标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互作的一种重要工具。利用gfp基因标记生防菌株,可以对生防菌株的生存及定殖能力进行有效追踪。【目的】对生防放线菌Ahn75进行荧光标记,探讨其在水稻中的定殖规律,为研究Ahn75的稻瘟病防治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电激转化将含绿色荧光标记基因(gfp)的质粒pIJ8655导入大肠杆菌ET12567中,然后采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gfp整合到Ahn75基因组上;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检验Ahn75-GFP在标记绿色荧光后对稻瘟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喷施孢子液的方式将带荧光标记的Ahn75-GFP定殖水稻,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生防菌在水稻中的定殖情况;对定殖水稻中的内生菌进行重分离,探究菌株在水稻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PCR扩增和荧光观察表明,绿色荧光标记基因成功整合到生防放线菌Ahn75中。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发现Ahn75-GFP对稻瘟病病原菌抑菌活性与原始菌株没有显著差别。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hn75-GFP能稳定定殖于水稻的根、茎、叶等组织中,而水稻内生菌重分离试验表明该菌株在茎中的定殖力最强。【结论】获得一株绿色荧光标记生防菌株Ahn75-GFP,结果显示该菌株定殖水稻效果良好,这对于研究Ahn75的稻瘟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99.
全球变暖引起陆地生态系统和整个生物圈一系列生态问题,未来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增加将使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目前增温、氮沉降和森林更新方式对中亚热带土壤氮磷等养分的影响已有部分研究,但增温对亚热带森林的氮磷耦合作用的影响仍然未知。以中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埋设电缆以加热土壤增温实验(增温幅度(5±0.5)℃),研究短期增温对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土壤氮磷养分,以及氮(N)、磷(P)耦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增温对全氮、全磷无显著影响;增温第1年显著提高了有效氮、铵态氮(NH_4~+)和有效磷的含量,显著降低了MBN含量。增温第2年,土壤中有效磷、NH_4~+和MBP含量显著下降;短期增温虽然对土壤全N/P,有效N/P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增温使铵态氮/硝态亚硝态氮(NH_4~+/(NO_3~-+NO_2~-))显著降低;此外,增温显著降低了MBN/MBP,缓解了微生物对磷的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耦合作用不仅受N和P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也受土壤温度、水分含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增温并未对中亚热带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氮磷耦合作用产生显著影响,但增温后降低了有效氮、有效磷的含量。因此,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结果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夜间变暖提高荫香叶片的光合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平  孙谷畴  蔡锡安  饶兴权  曾小平 《生态学报》2005,25(10):2703-2808
研究了不同氮供应的条件下夜间变暖对荫香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当植株生长在相同的日间温度(25℃),而夜间温度从18℃增至2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增高(p<0.05)。高氮供应的植株,夜间变暖下其叶片光合速率较低氮供应的高,氮供应增高能促进夜间变暖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的效应。在低氮供给和夜间变暖下,植株叶片的光下呼吸和暗呼吸的增高显著(p<0.05)。无论在高氮或低氮供应下,生长在夜间变暖下的植物,其叶片的R ub 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 ax)和光合电子传递最大速率(Jm ax)增高(p<0.05),氮供应能增强夜间变暖对Vcm ax和Jm ax的正向效应。夜间变暖降低植株叶片的比叶重,而增加单位叶干重的氮含量(Nm),单位叶面积的氮含量(Na)没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夜间趋暖将有利于树木叶片光合能力的提高,结合高氮供给将会明显地增高植物的碳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